創傷不是脆弱,是你曾經撐過:尋找創傷專長的心理師
- seeingclinic2022
- 4天前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當你回憶某些過去的片段時,心跳加速、情緒波動,甚至無法解釋為何會突然想哭、感到不安?這些現象,可能與你過去經歷的心理創傷有關。許多人在心理困擾時尋求傳統諮商協助,但對某些人來說,創傷知情(Trauma-Informed Care)才是更貼近內在需求的方式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創傷知情的核心理念,幫助你判斷:如果你曾經受過傷,是否該考慮這種更理解創傷的心理支持方式。

在創傷知情前,先理解創傷的本質
創傷知情並非一種技術,而是一種態度與理解。它的出發點不是「解決你哪裡壞掉了」,而是承認你經歷了某些無法承受的事件,這些創傷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你。若想真正理解創傷知情,必須先認識創傷的本質。
創傷不只是重大事件,也可能是「微創傷」累積
我們對創傷的直觀聯想常是事故、暴力或性侵等嚴重情境,但心理創傷也可能源於生活中長期忽視、羞辱、拒絕與缺乏支持。這些「小傷口」若長期未被看見與理解,會在情緒與身體反應上留下深刻痕跡,並造成長期影響。
大腦與神經系統如何記住創傷
創傷不只存在於記憶中,更深植於大腦與神經系統。例如,杏仁核可能因創傷過度活化,使人對威脅過度敏感;前額葉功能降低,則導致情緒調節困難。這些反應不是「太敏感」,而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。
創傷知情的核心原則:安全、信任、選擇、自主與協作
美國SAMHSA提出創傷知情的五大原則:提供心理安全感、建立信任關係、尊重個體選擇、強化當事人自主權、並強調合作而非權威。這些原則讓創傷者在療癒過程中能重拾控制權,避免再次受傷。
傳統心理諮商與創傷知情的差異在哪?
許多人不了解的是,雖然傳統心理諮商與創傷知情都能提供幫助,但兩者的操作與理念大不相同。創傷知情更加關注心理創傷的「觸發點」與「脆弱狀態」,在方法上更溫和、更保護個體的情緒邊界。
傳統諮商以「問題解決」為導向,創傷知情則是「經驗理解」
傳統諮商常聚焦於症狀改善與認知重建,而創傷知情更在意理解來訪者的經驗背景、情緒根源與行為的生存意義。它不是分析行為「哪裡錯」,而是看見這些反應背後的「你為什麼這樣撐著」。
傳統諮商容易忽略權力關係,創傷知情重視平等與主體性
許多來訪者在傳統諮商中因為被要求「說出細節」而感到不安或被逼迫。創傷知情心理師會特別留意這些細節,確保過程中沒有操控性或不對等的感受,讓當事人感到被尊重與看見。
誰適合創傷知情?5種情況值得你特別考慮
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創傷知情,但如果你符合以下情況,創傷知情可能比傳統諮商更能理解你、接住你。
對諮商感到抗拒,或曾有不舒服的諮商經驗
若你曾經在諮商室裡感到無助、被剝奪選擇權,甚至在談話中出現過度焦慮或想逃離,這可能代表你需要的是更細膩的「創傷知情」框架。這種方式會尊重你的節奏,並給你決定權。
有童年創傷、性別壓迫或長期被忽視的經驗
童年創傷與結構性壓迫常常被忽略,但這些經驗會讓人難以信任他人、自我價值低落。創傷知情能辨識這些創傷模式,並以不批判的方式重新建構你的內在安全。
在人際關係中容易過度反應或過度退縮
創傷記憶可能讓你在日常互動中容易「被觸發」,無法理性反應。創傷知情會協助你辨識哪些是創傷反射,並慢慢建立新的反應選擇與自我調節能力。
有身心症狀但找不到生理原因
許多慢性疲勞、疼痛、失眠或腸胃問題,其實跟未處理的創傷有關。創傷知情會將這些身體訊號視為重要的溝通訊息,幫助你找出背後原因,而非僅僅對症處理。
總覺得「自己太敏感」「別人不懂我」
若你總是懷疑自己「是不是太玻璃心」,但其實你只是經歷太多無法承受的事,創傷知情會讓你看見:這些反應不是脆弱,而是你曾努力活下來的方式。
創傷知情的諮商會談中會發生什麼?
很多人擔心心理諮商會讓他們再一次回到痛苦記憶裡。但在創傷知情的架構下,一切都以「不造成再度創傷」為原則,會談方式溫和且具安全感。
不一定從「事件」談起,而是先從感受與身體開始
你可以不說明細節,只談情緒或身體感覺。創傷知情心理師會尊重你的界線,不強迫你面對不願回憶的內容。
談話中,心理師會特別注意「可能的觸發點」
創傷知情心理師訓練有素,會覺察可能讓你不安的語氣、動作或提問,並主動確認你的感受,減少無意間造成的情緒反應。
會談的節奏與選擇權掌握在你手上
你有權利說「我現在不想談」,甚至決定會談進行的方式。這樣的自主感,對於曾失控的人來說,是療癒最關鍵的元素。
創傷知情能帶來的3大轉變
療癒不代表「讓傷口消失」,而是學會帶著傷口走下去。創傷知情的目的,就是幫你重新獲得生活的主控權。
重新定義創傷經驗的意義
創傷經驗不該被抹去,而是被看見與重新賦予意義。創傷知情能夠幫助你接納那個受傷的自己,並不再讓它主導你的未來。
察覺身體訊號,並建立新的安全感機制
你會學會辨識情緒與身體反應之間的關聯,並透過呼吸、冥想、運動等方式調節自身狀態,回到穩定的自己。
從被動承受,到成為能選擇的人
你不再是創傷的受害者,而是能夠做出決定的主體。這種轉變,讓你開始為自己設定界線、做出對自己有益的選擇。

如何找到合適的創傷知情諮商師?
選擇適合的心理師關係到你的療癒品質,特別是創傷知情,需要心理師具備更細膩的敏感度與訓練背景。
確認對方是否受過創傷知情相關訓練與認證
可以在初談時詢問對方的培訓背景,如是否受過國際創傷知情機構(如NICABM、IFS、EMDR)的訓練。
初談時,觀察自己的感覺比履歷更重要
你是否能自在說話?是否感覺被尊重、不會被評論?這些主觀感受往往比學經歷更能說明對方是否適合你。
別急著決定,允許自己嘗試與比較
你可以諮詢多位心理師再決定,或允許自己在感覺不對時更換心理師。這不是浪費,而是為自己負責的選擇。
你總是撐著不倒嗎?也許是時候,讓創傷知情幫你卸下盔甲
創傷不等於脆弱,它是你在極端處境中努力生存的證明。當你開始意識到這些創傷影響了你的情緒與生活,創傷知情的支持方式,能夠更有溫度地陪你走過這段歷程。選擇對的方法,不是因為你不夠堅強,而是因為你值得被更溫柔、更理解地接住。
Comments